果博

新闻资讯

新闻资讯
<<返回上一页

果博家具产业园区如何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升级?看看南通海安的做法

发布时间:2025-03-29 22:33:58点击:887

  当前,优化营商环境已成为各地激发市场活力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。生态环境执法工作不仅肩负着守护绿水青山的重任,更成为助力营商环境优化的重点一环。

  笔者所在县市拥有一个集原材料供应、家具设计、生产制造以及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家具产业园区,汇聚了各类家具生产企业300余家。笔者结合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政策要求,深入调研传统制造业集群在环境治理与产业升级中的现实困境,努力探索以环境执法撬动产业绿色转型的新路径。

  近年来,园区内企业凭借技术创新与品牌建设,在国内外市场上逐渐崭露头角。但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、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升级,园区转型升级的压力与日俱增。特别是在生产环节如何实现绿色发展,成为一道必答题。

  从客观条件来看,结构性问题凸显。园区内 “厂中厂” 模式普遍,一个小型园区内最多容纳了 13 家家具企业。由于规模受限,企业在环保投入上捉襟见肘。部分企业缺乏必要的污染治理设施,或设施处理效率较为有限,导致区域大气环境污染问题较为明显。同时,行业内存在“劣币驱逐良币”现象,部分企业甚至在未取得合法营业执照的情况下,入驻小园区抢单,毫无治污投入,流动性极大,果博官网在增加环境监管难度的同时,也埋下了安全和环境风险隐患,果博官网破坏了市场经济的公平性。

  在主观上,管理者认知存在偏差。家具生产加工行业入门门槛相对较低,部分企业管理理念滞后,未能充分认识到自身在污染治理中的主体责任。废气处理设施损坏老旧却不维修、喷漆房敞开作业等现象屡见不鲜。加之近年来家具行业行情下滑,订单减少,部分企业过度关注生产成本核算,忽视了因环境、安全违规可能面临的罚款及对区域环境和企业长期运营的负面影响,短视行为严重制约了行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。果博官网

  面对污染防治攻坚与优化营商环境的双重任务,江苏省南通市通过优化环境执法监管,推动了家具产业园区绿色发展。

  正向激励引导,激发企业内生动力。对于主动采用源头替代或高效治污设施的优质企业,结合各类资金申报给予资金补助、应急管控“豁免”等政策支持,推动企业从“要我改”向“我要改”转变,形成主动抓好环保的良性循环。同时,通过宣传典型企业案例,树立行业标杆,进一步激发企业环保积极性,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。

  精准高效执法,筑牢环境治理防线。构建并充分运用智慧监管网格,通过在线监测监控、用电监控、无人机等科技设备,利用 AI 算法分析企业生产周期与排污规律,精准锁定违法证据,非现场执法占比提升至 65%。对轻微环境违法行为,首次发现且及时整改的,给予企业容错纠错机会;但对“小散乱”企业,坚决采取“遇一罚一”措施,倒逼其转型或退出市场,为优质企业腾出发展空间。同时,通过行业喊话、以案释法等“警示+服务”的双轨机制,持续敲响警钟,增强企业的生态环境意识。

  创新上门服务,破解企业治污难题。一是开展问题会诊服务,针对喊话、培训后企业自查自纠发现的环境问题,有针对性地指导整改。二是推行“邀约式执法”服务。针对企业存在的疑难杂症,联合行业专家上门帮扶,重点对喷涂、打磨等关键工序开展“一企一策”诊断,并提供解决方案。三是实施跟踪问效服务,通过定期回访、评估等方式形成服务闭环,确保问题整改到位,助力企业绿色转型。

  源头质量管控,削减污染排放总量。联合质量监督部门进行质量监测执法,消除价格战和不公平竞争,从源头遏制劣质漆、油性漆流入市场。通过严格的质量管控,推动家具行业向绿色、环保方向发展,实现污染排放总量的有效削减,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。

  夯实租赁双方职责,筑牢监管体系。由园区和行业协会牵头,明确出租方的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,统一规范承租方的入驻标准,形成从厂房租赁到污染防治的全流程责任闭环。构建 “双审双查” 准入机制,将属地、行业协会技术预审与生态环境部门合规审查深度融合,实施入驻设备核查与投产设施验收双重标准。针对 “厂中厂 ”等顽疾,构建网格化巡查与季度联合执法体系,通过明确责任,推动园区内企业共同履行生态环境保护义务。

  推动产业集群升级,助力水平提升。“腾笼换鸟”,淘汰落后产能,组建智能、环保产业联盟,推行“龙头企业 + 配套集群”模式,形成规模化发展效应。通过建设共享喷涂中心,引入水性漆自动生产线等公共服务平台,降低中小企业治污成本,联合高校攻关低 VOCs 材料研发,从源头减少污染产生。推动企业安装用电监控、在线监测设备,实现污染治理设施智能化运维,打造集高效生产、清洁治污、智慧管理于一体的家具示范园区。